〔生與死、苦與樂、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、把握當下與長期耕耘,看似互相對立,但其實「是一不是二」。
就像完形心理學裡的少女與老太婆,我們不能偏執一端,要兼顧兩者,才能對生命有完整而圓滿的看法。〕
我們到底要怎麼看待自己的人生呢?佛陀曾用一個寓言來做比喻:
有一個人在行經荒野時,忽然遇到一頭猛虎,他嚇得轉身逃跑,而老虎則在後面緊追不捨。後來,他跑到一處懸崖邊,用兩手抓著一根垂下的枯籐,身體在半空中搖晃不已。他抬頭上望,崖上的猛虎正對他咆哮怒吼;低頭下望,糟糕!崖下居然也有一頭猛虎,亦張著血盆大口在等著他掉下來。
更要命的是,他發現有一白一黑兩隻老鼠,正奮力啃咬他所攀附的枯藤。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,他忽然瞥見崖邊長了一顆鮮美的草莓。於是,他用一手攀藤,而以另一手去摘那顆草莓,送入口中,嚐了一下,不禁讚嘆:「味道真是鮮美啊!」
這則寓言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生動比喻:我們的人生不僅短暫,而且充滿了各種悲與苦,經常面臨前無去路,後有追兵的窘境。但儘管如此生受磨難、命若遊絲,在千鈞一髮之際,我們還是應該把握當下,專注而忘情地品嚐短暫人生裡的有限歡樂,並由衷發出讚嘆:「味道真是鮮美啊!」
也就是說,儘管人生有很多苦,但我們還是要懂得、甚至必須學習如何「苦中作樂」,不僅是為了暫時忘掉那些苦、平衡那些苦,更是在為自己的人生締造光彩,帶來一些值得繼續活下去的事體和意義。
這個樂或這些樂,跟苦一樣,不單是肉體上的,更有精神層面上的。
有人也許會認為,如果人生只有快樂沒有痛苦,那該有多好?但這無異是痴人說夢。不管你認為痛苦與快樂在人生中各占多少比例,它們都不可能單獨存在,因為你若沒有經驗過快樂,你也就不知道什麼叫痛苦;而人生若沒有痛苦,快樂也將失去意義。
苦與樂可以說是一體的兩面,今天的快樂可能變成明天的痛苦,而今天的痛苦也可能為明天帶來快樂。苦與樂就像秤與錘,只有合在一起運作,才能發揮作用,生命也才能顯出意義。
但不管你是活三十歲或九十歲,有過多少苦與樂,也都像莊子所說:「人生天地之間,若白駒之過隙,忽然而已。」跟無盡的時空相較,也只不過是一剎那而已,從這個角度來看,人生的長短與苦樂也都成了夢幻泡影,何必再去計較孰長孰短、又有什麼苦、多少樂呢?
宋朝的善能禪師有一句法語:「不可以一朝風月,昧卻萬古長空;不可以萬古長空,不明一朝風月。」雖然原意是在說禪宗自性的體與用,卻也是對上述觀點提出針砭的智慧之言:
「一朝風月」說的是我們短暫人生裡的苦樂,而「萬古長空」則是在指我們生前和死後永恆而無盡的空無。與「萬古長空」相較,我們的生命與苦樂的確像白駒過隙,雖然短暫,但畢竟也是風花雪月;而且正因為只有短暫的「一朝」,所以才顯得更迷人,更值得珍惜。但我們也不能耽溺在生命的風花雪月、苦樂悲歡中,而忘了到頭來一切都將消失得無影無蹤,轉為夢幻泡影,成了萬古長空。
「一朝風月」與「萬古長空」,跟前面的「樂」與「苦」類似,又是一組彼此對立而又矛盾的觀念。但同樣的,我們不能只做單方面的考慮,不能顧此失彼,只在意或執著於某一端。
理想的情況應該是:當你沉醉在「一朝風月」裡時,要知道那終將成為「萬古長空」;而當你感傷於「萬古長空」時,也不要忘了還有「一朝風月」。這是一種特殊而又奇妙的「兩者兼顧」。
我年輕時候讀到一句格言:「要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,也要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。」當時因人生閱歷有限,還無法了解它的深意;直到後來,看到自己的親人、朋友一個個死去,有的年紀還很輕,才慢慢體認它真正的含意:
雖然說人早晚會死,但誰也無法確定什麼時候死,說不定明天就會死,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天,認真生活,不只做好該做的事,也不要忘了讓自己輕鬆一下,盡量做到死而無憾,也就是「要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」。
但你更可能明天不會死,說不定還可以活很久,所以你也不能天天輕鬆過活,瀟灑度時光,而應該好好為可能還很漫長的人生做長遠的規劃與準備,認真學習,以免到時捉襟見肘,平白糟蹋老天賞賜給你的多餘人生,也就是「要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」。
在過了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之齡後,這句格言就越來越有迫切的真實感。但當我正愉快地研擬未來幾年的旅遊與寫作計畫時,忽然聽到某同齡友人在昨天過世的噩耗,就好像被當頭潑了一盆冷水,不僅澆熄了我剛剛升起的滿腔熱情,而且還直打哆索,感覺有什麼人在高空縱聲嘲笑著我。
這句格言其實跟前面的「樂」與「苦」、「一朝風月」與「萬古長空」如出一轍,都是兩個彼此矛盾、相互對立之觀念的並存。也許生命本就充滿了這一類的弔詭,但我們很難同時兼顧兩者,而總是掉進偏執一端(邊)的泥沼,結果,對生命就難以有完整而圓滿的看法。
為了打破這種偏執,禪宗六祖惠能提出三十六組對立的觀念,譬如生死、有無、動靜、苦樂等等,然後說:「若有人問汝義,問有,將無對;問無,將有對。」你說有,我就說無;你說無,我就說有;這不是故意唱反調,而是一種思考訓練,當你偏執某一面時,我就提醒你還有另一面;如此反覆練習,最後超越二元對立,在更高的層次上將它們統合為一,也就是有與無、苦與樂、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、把握當下與長期耕耘等「是一不是二」。
完形心理學裡的曖昧圖形可以對此提出更簡單易懂的說明。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這樣一張插畫:它有時候看起來像一個妙齡少女的側面頭像,有是看起來又像一個老太婆的臉;不過你只能看到其中一個,而無法同時看到少女與老太婆。
少女與老太婆看似獨立存在,而且矛盾;但卻又同時存在於這張插畫裡,「是一不是二」。當我們看到妙齡少女時,不要忘了她會變成老太婆;而當我們看到老太婆時,也不要忘了她是妙齡少女變的。
少女與老太婆就像前面所說的有與無、苦與樂、一朝風月與萬古長空、把握當下與長期耕耘,看似互相對立,但其實「是一不是二」,我們不能顧此失彼,才能對生命有完整而圓滿的看法。
而生與死就是最基本的一組二元對立,我們也不能只偏執於一端,而應該體認人生本就有生有死,可生可死,生不忘死,死不忘生,生與死「是一不是二」,該生的時候生,該死的時候死……它們,也就不再是困擾我們的大問題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