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我對谷神一直有著模糊的、不安的懸念。因為我發現他對塵世與生命中的黑暗面,一直具有較敏銳的感受力與較多的興趣。
我了解谷神在精神上遭遇的寂寞與艱難,惋惜他在還來不及向世人展現他看到的光明之前,就意外地倒了下去。〕
谷神離世後,有位朋友私下對我說,他因關心與好奇而去看了谷神的臉書,發現谷神生前幾個月的臉書內容,有著太多暗黑的色調,而懷疑他是否得了憂鬱症。
很感謝這位朋友的關心,他的懷疑也不是沒有道理。譬如二○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,他在臉書上貼了一張照片:兩面灰色的牆壁夾著一段向下的狹窄樓梯,窗戶的燈光投射在樓梯上方的牆壁,形成一塊長方形的光影。整個畫面給人一種空寂、冷清、暗黑的感覺。
那是谷神租屋處的樓梯,看起來就像要前往一個黑暗的深淵(但其實是下樓後開門,即是外面的花花世界)。
他以「Limbo」來形容這個畫面。我查了一下,在基督教裡,Limbo指的是位於天堂與地獄之間,非基督徒的正派人士靈魂的棲息場所。
這的確具有相當濃厚的憂鬱色彩,但我跟那位朋友卻有著不一樣的理解。
臉書,可能是那位朋友了解谷神最主要、甚至唯一的途徑,他會有那種理解,也是合情合理。我也看谷神的臉書,也知道在過去一段時間,特別是疫情爆發後,他的臉書的確有比較濃厚的暗黑色調,人可能也變得比較消沉(很多人不也都是如此嗎?)但除了臉書,我還有更多了解谷神的途徑。
我們一家四口在line上有個群組,經常在一起閒聊,交換生活點滴和意見。谷神回台灣後,和我們夫妻一起出遊、吃飯、交談的機會也增加了很多,從這些尋常互動裡,我整體的感覺是谷神固然有發牢騷、感到挫折、失意與憂愁的時刻,但同樣也有撥雲見日、樂觀、笑開懷、充滿希望的一面,他的情緒跟我們一樣,是起伏波動的。
特別是在他驟然離世之前,他還為他新居的裝潢花費心思,到牙醫診所整頓好他的牙齒門面,展開一場頗可期待的新戀情,謀劃新的工作內容等等;我想,這不是一個有憂鬱心結的人會有的行徑。
但我也必須承認,我對他也一直有著模糊的、不安的懸念。因為我發現他對塵世與生命中的黑暗面,長期以來或與生俱來就具有較敏銳的感受力與較多的興趣。
谷神喜歡攝影。從他留下來的數萬張數位照片裡(二○○四年起),除了日常生活紀錄(佔大多數)外,讓他心有所感而拍攝,特別是經過處理而留存下來的(有些已登在臉書、IG上頭),大多數是在呈現夜裡的幽闇、孤寂,驟雨暴雪後的淒冷、沉重;即使是他所鍾情的昆蟲、菇蟹等,也不乏被輾碎、相食的殘酷畫面。
他寫過一些文字,我勸他稍作整理。他先丟給我「夢」與「調酒」兩個系列。在描述夢境的短文裡,我看到的多屬光怪陸離、神祕詭譎,或是陰森恐怖、讓人噁心的情節,就像一幅幅「夜間的黑暗風景」。即使是他喜歡而且擅長的調酒系列,他所品嘗到的絕妙醺然裡也有著血腥的陷阱、悲情的回憶、絕望的苦味。
他畢業時獲得金穗獎的動畫短片《Hallucii》,說的是一個酒鬼進入一座城堡,城堡的樓梯來自視覺幻象的建構,看似往上走,最後卻走到下面去;結果,醉眼迷離的醉漢被困在無盡循環的顛倒世界裡無法脫身……。它,其實也是生命之黑暗與徒勞的一個象徵。
綜觀他的作品,雖然也有一些讓人聯想到光明、歡樂的內容,只是在比例上不像暗黑系那樣多,而且觸動人心的效果也不如暗黑系。但我覺得,對黑暗有較敏銳的感受力,並不代表內心就是黑暗的。而在從事創作表達時,喜歡呈現事物黑暗的一面,更不是在反映內心的黑暗。
谷神的名字是他母親所取,語出《老子》:「谷神不死,是謂玄牝」,意指一股玄妙無比,能滋生萬物、生生不息的創造力。但他在臉書的自我介紹裡卻說,「谷神」是「進退維谷,六神無主」。
他母親問他為什麼要這樣說?他嘻皮笑臉地回答:「這樣說比較好玩嘛!」
他偏愛從黑暗的一面來呈現或表達他對事物的理解,這也有可能是來自他有意的選擇。為什麼做此選擇?除了好玩外,也許是認為這樣比較特殊、比較有深度,是理解事物本質或真相的一個有效途徑吧?
我會這樣認為,因為我個人也有這種偏愛。早年的我,曾在一篇〈星光的教誨〉裡有過如下的表白:
「只有在黑暗中,我們才能看到另一種光,比陽光更遙遠、更神秘的星光。這種黑暗中的光明,永恆而無言,是自然賜予我們的另一種光明。
自然不想讓我們永遠置身(在世俗的)光明中,所以在白天之外還給我們黑夜,不想讓我們只感受一種光明,所以在陽光之外還給我們星光和月光。
我的靈魂不想讓我只過一種生活,所以每隔一段時間,就會將我從白天的城市帶到黑夜的山野。」
在暗夜中,不只讓我們看到遙遠的星光;在黑暗中所看到的天象,也許才更接近宇宙的真相吧?陽光普照時所看到的天空,才真的只是宇宙的一個幻象吧?
猶太人有句名言:「人的眼睛是由黑、白兩部分所組成的,可是神為什麼要讓人只能通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?因為人生必須透過黑暗,才能看到光明。」雖然不能說只有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,但透過黑暗所看到的光明可能是更真確、也更經得起考驗的光明。
從懂事以後,對生命中的很多現象,我都偏愛從黑暗的角度去觀照。在早期,可能是來自個人的生活經驗;但在成年以後,我所受的醫學教育則告訴我,從異常、痛苦、變態、隱密的一面切入,是了解生命進而提出療癒的有效途徑。
谷神讀的是地質,它同樣是從挖掘地表深層、隱密、暗黑的部分去了解地球的生命。我想,谷神偏愛從黑暗的一面來理解、表達他對生命與事物的看法,可能是來自與我同樣的偏好或基因,只是我喜歡的是抽象、觀念上的黑暗,而他偏好的則是具體、影像上的黑暗。
但個人的經驗告訴我,這樣的人生視角會讓生活變得比一般人來得艱難。因為當我這樣看時,一般人眼中的光明、正能量都只是表面,覺得沒有什麼吸引力;不再留連、渴望被眾人歌頌的光明事物,使我失去不少世俗的光彩和歡樂。
從黒暗面去理解和呈現對生命與事物的看法,如前所述,是晦澀、冷僻、甚至陰森的,即使不是曲高,也必然和寡;不僅無法得到多數人的認同、欣賞,還會讓人感到皺眉、嫌惡。
我想這也是谷神在臉書上的圖文,除了他的朋友外,很少人來按讚的原因。不過話說回來,谷神這樣做的用意主要是在從事自我表達,而不是想吸引多少人來拍手按讚;但長期下來,難免會有寂寞之感。
從谷神的臉書及其他作品,多數人看到的是心情沉悶的「憂鬱」,但我看到的卻是乏人理解的「寂寞」。
要想從黒暗中看到或展現經得起考驗的光明,絕非易事,它需要有相當的人生歷練、沉澱和醒悟。我個人在寫作方面,從挖掘荒誕、詭異的《漢民族的幽闇心靈》系列到頌揚另一種光明的《蟲洞書簡》《青春第二課》,中間就經歷過只有自己才知道的艱難轉折。
身為一個過來人,我了解谷神在精神上遭遇了比常人更多的寂寞與艱難,但這也是「求仁得仁」,並沒有什麼好後悔的。我只是惋惜,在還來不及向世人展現他看到的光明之前,他就意外地倒了下去。
身為一個父親,為他編撰《山下有風:谷神圖文集》,成了他留給我的功課。而我要如何根據他留下來的資料,剪裁出一個「能從黑暗中看到光明」的作品,則成了我給自己的一個艱難使命。
發佈留言